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热点

校园热点

与你共读红色经典I“他的青春不迷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

责任编辑:苏崇刚 发布时间:2020-12-20 01:03:00 点击数:4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团委)

与你共读红色经典I“他的青春不迷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

 

主送单位【学生处(团委)】:

大家好,我是红色经典传承人张彤,本期为大家带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知青说的一篇采访实录。本期采访对象——陶海粟。

 

传承人:张彤

   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与你一起倾听经典的红色故事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采访组:习近平担任耿飚的秘书一段时间以后, 他决定到正定工作。您了解他当时为什么要去基层吗?

 

陶海栗: 1982年初,我快从北大毕业的时候。一天, 习近平打电话把我叫到他家里。他跟我说,他决定要下基层、回农村去工作。他还说,他向耿飚谈自己的打算时,耿飚曾经挽留他说,下基层锻炼是好事,也可以到野战军去嘛。但他还是坚持要到地方上去。习近平跟我说,他之所以要下到农村地区去做基层工作,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国家已经步 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地方上会比在军队里接触的事物更全面,更接近民生民情,对自己的全面锻炼更有利。二是他自己在陕北干了7年,知识和工作经验最丰富的积累,还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农村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前沿,还是到农村去才更能发挥他的优势。

……

当时由于十年动乱对干部队伍和大学教育的摧残,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有一批高干子弟通过特殊途径得到快速提拔,被称为火箭式的干部,比起下基层,这似乎是一条不确定性较小、快速占据制高点的路。但习近平不愿意走捷径,他觉得自己虽然做过大队支部书记,但积累的到底是最基层的工作经验,历练和视野还不够全面,从县一级起步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虽然这样做,前面的路不确定性很大,但这里又一次显示了 习近平在人生道路抉择和自我设计上的不同常人之处,因为不管从政道路的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只要有这一条垫底,而且为群众做事又是自己的乐事,那么个人前程的不确定性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我看他下去的决心已定,就对他说:“那好啊,你既然已经决定要下去,我给你带一个人来,给你介绍一下农村改革的情况。” 我说的这个人是我在北大的同班同学邓英淘,他当时是农村发展研究组的成员,这个研究组主要由在农村插过队的在校大学生组成,他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农村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给中央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习近平同意后,第二天我就和邓英淘从学校骑自行车又到了习近平家里。那天,邓英淘与习近平谈得很投机,给他分析了农村改革的形势,提了很多建议,习近平听了觉得很有帮助,30年之后,2012年习近平和我见面时,还跟我提起这件事。当时邓英淘刚刚去世,习近平表达了惋惜之情,并告诉我,他还读过邓英淘写的书。

1992年我去福州看习近平时,他和我说起过他在正定任职时的一件事。那是在他担任正定县委书记后,有一次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邀请了三个县委书记去他那里座读,这三个书记都是从北京下到农村工作的年轻干部。会上三个人分别汇报了所在县经济改革的情况和各自对农村工作的看法。会后当天晚上,有熟人就打电话告诉习近平,老杜听了三个县委书记的汇报后说:"还是小习讲得最实在。“我听了这个事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因为在陕北农村共事时我就知道, 习近平做事总是沉稳务实的,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 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2012年时,他还和我们说起,当时有一个外县的县委领导带代表团到正定来交流改革经验,所有团员都是西装革履,并且在和正定的干部交流时鼓动正定干部也应该都穿西服。习近平没有接受这样的建议,因为他虽然不反对穿西服,但这终究是表面的东西,没有必要把这作为改革的措施来强求一律。他还说起与此相关的一件趣事,他刚到正定的时候是县委副书记,书记是个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干部,习近平对他很尊重。习近平那时经常穿一件军大衣,戴一项鸭舌帽。有一次老书记请他到家里,坐在炕头上喝酒,老书记说:“你哪方面都挺好的,就是那个帽……”习近平听了后,觉得这不是大原则问题,就欣然听从了老书记的建议,不再戴那顶帽子了。

我的一个朋友当时是山西原平县委书记, 20世纪80年代时曾到正定搞过调研。他最近告诉我,他当年到正定调研时接触到干部群众,普遍对习近平给予很高的评价,有的年纪大的农民说,近平是我们农民的儿子;年轻人则说,近平待我们就像兄弟一样。他跟习近平在正定谈了很多,他说习近平当时曾跟他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他至今对这几句话印象深刻。

……

2008年我在北京和习近平见面的时候曾对他说:“我跟你认识这么多年,我想把我知道的关于你的故事写一写。”他当时笑着对我说:“我还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他的话我完全能够理解。习近平行事低调,从不愿意过多宣传自己,他在福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此前已经拒绝过大概上百次采访。加之现在他肩负重担日理万机,讲他的故事这样的事确实算不上什么急务。不过我觉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让老百姓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领导人,不仅看到他们在台上作大报告的样子,也知道一点儿他们的酸甜苦辣和内心世界,应该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我觉得中央党校做这个系列采访实录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与你一起倾听经典的红色故事

 

|网

 |张 彤

|邢志强

|高 玥

 

学生处(团委)    

2020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