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热点

校园热点

学生处开展2020届毕业生 “云毕业” 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苏崇刚 发布时间:2020-06-30 01:03:00 点击数:0

毕业季 | 学生处开展2020届毕业生 “云毕业” 系列活动

 

 

从寒冬到暖春,同学们经历了最特别的学期。即将到来的盛夏毕业季,也注定不同往昔。为进一步教育引导2020届毕业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恩念母校深情教诲,营造毕业季氛围,为应届毕业生同学们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学生处特于5月至7月期间开展了2020届毕业生“云毕业”教育系列活动。

一、梦想追忆

(一)云时光——开展毕业作品系列征集活动

活动期间,学生处及各学院广泛搜集各类与2020届毕业生同学们相关的照片、视频等,包含了同学们从军训到实习的学习、生活、成长点滴,承载着师生情、友情、喜悦与收获... ...借助这些素材,学生处(团委)与各学院在校团委及各学院微信公众平台上创作、发布主题推文近30篇,累计阅读量1万余次。目前,精心打造的毕业主题视频《致曾来过的你》已完成拍摄,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将于7月3日“云毕业典礼”上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二)云合影——开展“我和汽高专”创意合影活动

因受疫情影响,同学们无法返回母校拍摄毕业照,为让同学们的青春不留遗憾,学生处(团委)特制作“云毕业照”,让同学们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专属毕业照,人物数量、校园景致可以自由选择,应有尽有。“云毕业照”活动在推出后备受欢迎,被“今日头条”转载报道,浏览量达2万余次。

 

 


(三)云想念——开展“点亮校园的每一分美好”创意校园照片活动

为了满足同学们想念母校,想欣赏校园美景的愿望,学生处(团委)在校团委公众号推出了一期以“点亮校园的每一分美好”为主题的专题推文,精选了十余张校园各类美景,采用了轻触点亮的新颖形式。此推文一经推出反响热烈,单日浏览量就突破1300余次。

 

 


(四)云游校园——举行“云游汽高专”网络直播

毕业班辅导员化身主播,带领同学们云游母校,走遍每一个角落,回熟悉的地方,见熟悉的面庞,重温青春岁月留下的美好回忆,聆听辅导员的深情祝福。

 

 


二、青春告白

(一)云告白——开展“网络表白墙·留言板”活动

毕业季期间,校团委公众号开通表白墙、留言板功能,为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倾诉情感的平台,引导同学们回顾大学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告白祖国、告白家人、告白朋友、告白青春,向自己的老师,辅导员,同学朋友,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保洁、保卫、餐饮等服务人员以及学校,道一声感谢,送一份祝福,将“爱国、感恩”牢记于心。一条条真情流露的告白背后,满载着同学们大学期间的珍贵回忆。同时,表白墙也少不了老师们对毕业生的深情祝愿。

 

 


(二)云班会——开展“再见为了再见”主题班会

每个毕业生班级都在毕业前召开了一次毕业季“云班会”,重温集体情怀,回味大学生活中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畅谈理想、展望未来,互相勉励,努力为国家、为社会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三)云辅导——开展“毕业心事”心理辅导服务

因应届毕业生常有工作、独立、告别分离、自我关怀等方面的牵绊或困扰,心理健康中心推出了毕业季团体心理辅导服务——“毕业心事”,以线上预约、辅导的方式进行,先后为许多学生梳理当下,点亮同学们心中的灯,让他们能够带着光亮走向未来。

 

 

 


三、爱国力行

(一)云评选——开展“优秀毕业生”评选活动

为落实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培育工作,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教育和引导我校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展示汽专学子青春风采。学生处思政科组织了2020届“优秀毕业生”评选,根据评选办法,经由个人申报、学院初审、校复审,决定授予2020届孙科研等50名学生“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二)云征兵——开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

通过新媒体网络宣传、线上咨询等多种方式,使毕业生及时了解应征入伍的现实意义,熟悉当前的应征政策法规、条件标准和报名程序,激发毕业生携笔从戎的爱国情怀,为强军梦助力。

 

 


(三)云典礼——举行“云毕业”典礼

学生处(团委)精心为毕业生同学们筹划了大型“云毕业”典礼,这次要让你成为别人口中的“别人的大学”,就让我们相约7月3日,“云”中见面吧~对了,还有贴心的“专属永久版毕业典礼门票”可领取,已有近千名小伙伴领取过了哦,如果你还没领取,快去往期推送领取吧!

 

 

 

 

先别急着走

剧透来啦

 

 

 

就问你好不好看

期不期待

 

所以

7月3日

“云” 上见

 

 

微信号:ccqcgygdzkxxtw

 

 

      源/学生处(团委)

本期审核/马海艳 苏崇刚

执行编辑/王永胜